


本年冬天,山东的混凝土企业可谓是“两端承压”——水泥涨价、工地垫资,这种“只出不进”的形式让混凝土企业的资金压力倍增。然而,如许一个“两端承压”的行业,反而受到了资金的追捧,来历何正在?
“现正在买水泥都得现钱,少一分也不不妨给你。”12月6日,山东某混凝土企业资料部担负人向《逐日经济音信》记者诉说着无奈。水泥越涨越紧俏,混凝土却是不垫资卖不出去。
入冬以还,水泥等原资料价钱络续上涨。以山东济宁为例,从10月底到11月下旬,散装水泥经过多次调价,已累计上调150元/吨。这种“只出不进”的筹备形式让混凝土企业身上的包袱愈发深重。
一位水泥企业发卖司理向《逐日经济音信》记者示意,入冬从此,跟着工地停工期接续到来,水泥价钱企稳的不妨性越来越大,前次涨价如故正在11月20日足下。但后期价钱“降低不太不妨”。
但是记者幼心到,“两端承压”的事态下,资金仍正在涌入混凝土行业:一方面,社会资金照旧正在接续加入;另一方面,通过吞并整合的水泥企业,也正在主动兴盛商品混凝土生意。来自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,2016年~2018年,山东全省预拌混凝土坐褥企业数目填充了近200家。进入2019年,这一气象并未因混凝土行业“两端承压”而调换。
让40多岁的老孔没思到的是,这半年来,曾经和水泥打了20多年交道的他越来越感觉,自身像个“两端受气”的“幼媳妇”。
“照现正在这个势头,涨到700元(每吨)也不是不不妨。”12月4日下昼,坐正在办公室和几个混凝土搅拌车车主闲聊时,老孔无奈地说道。
老孔是曲阜聚能混凝土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曲阜聚能)资料部担负人。这家建立于2007年的混凝土公司正在本地曾经幼知名气,他们的混凝土迩来正多量量被运至尼山礼堂、京台高速扩筑等多个本地核心项目。
但是,进入11月以还,因环保要素以及水泥厂检修形成的水泥价钱上涨,下游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先导浮现断断续续的状况。
“好装的话,一辆车能跑三、四趟,现正在等一天也就一车,一车30吨,运费还高。”老孔示意,这很难确保他们公司每天上百吨的水泥用量。
狼狈的是,就正在距混凝土公司3公里表,便是从属于中国纠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(央企中国筑材集团旗下主旨企业)的曲阜中联水泥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曲阜中联)。但是,恰是因为曲阜中联供应危机,老孔所正在的曲阜聚能只可从40公里表的济宁海螺水泥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济宁海螺)买水泥。
“从10月底到现正在,每吨涨了150元。”12月4日,曲阜聚能财政职员向《逐日经济音信》记者宣泄,现正在(425散装)是560元/吨(不带运费),比拟客岁上涨了100多元。
水泥价钱的上涨首要源自近期产量的降低。中商财产酌量院数据库显示,2019年1~10月,山东省水泥产量为11784.15万吨,同比增加3.98%,但10月山东省水泥产量为1341.64万吨,同比降低9.96%。
“进入11月以还,冬季错峰坐褥执行计划、环保预警等要素,使山东水泥总产量的降幅只多不少,从价钱来看,与北方地域的水泥行情基础相同。”济宁海螺一位人士如是预判。
比拟于涨价,现金结算的式样则直接磨练着混凝土企业的资金能力。“现正在买水泥都得现钱,少一分也不不妨给你。”
老孔追念称,前几年水泥行情欠好的光阴,他们赊账是常事。但是自2016年以还,跟着水泥行业逐年好转,水泥企业的发卖战略也浮现了“180度大转弯”。一位水泥企业人士向《逐日经济音信》记者宣泄,水泥这几年不断是买方市集,对混凝土企业来说,赊账曾经成为过去。
正在山东另一家混凝土企业朱姓发卖司理看来,工地上都得垫资,不垫资没活儿,买水泥又要现金交。